首页

搜索 繁体

章三百六十八(1 / 2)

三百六十八、

“你要拼,你又要如何去拼?如今又有什么机会给你去拼。”祖爷爷说着命颜淮褪去上衣,若说之前光是见到衣上沾血颜述已经看不下去,现在见了颜淮身上伤痕,更是浑身一阵寒噤。

祖爷爷又抓起桌上戒鞭,颜述立马跪下拦在颜淮身前:“老祖宗三思,谨玉之前就受了这么多回,如今再受,铁打的人也撑不住。家中众人尚不知此事,若打得被人发觉异样也不好解释,而且您就算气急了,也得想想锦娘,无论如何,到底是她的亲哥哥,被打成这样她见了心里怎么会好受?”

“谦玉,让开。”

“老祖宗!”

“让开!”

咬紧了牙,颜述想着自己挨便挨了,总不能再让颜淮又受一次,这时却是颜淮开了口:“兄长还请让开,这是我该受的。”

“你就别在这里逞能了!”

“让开,”祖爷爷沉声道,“我自己有把握。”

犹豫许久,颜述这才忍着站起身,但还是在一旁专心瞧着,若是出了什么事他也好及时出手。

鞭子指在颜淮身上,祖爷爷看着他满身的伤,语气忍不住软了下来:“你看看你自个儿的身子,可有几处是好的,你难不成还要拖着这副身子去拼,你怎么拼?战场上刀剑无眼,你能活到现在全靠老天心善,怜你失父,此时无事,不代表将来无事,你现在说得倒是轻松,若万一真出了意外,你要让锦娘怎么办?”

“……”

“你又有多少时间去拼,锦娘如今已经十八了,你还要让她等你多久?”

不等颜淮说话,祖爷爷将戒鞭掷在颜淮面前:“好好想想吧,这段时间没有我的允许,不准去找锦娘。”

说完不再多留转身离去,颜述一时手足无措,最后还是转身去跟上祖爷爷。

这段时日颜子衿留在三姑奶奶屋里帮着她抄写经文,三姑奶奶自小熟读典籍,引经据典信手拈来,只是平日里无人与她说话,如今颜子衿在屋里,闲时倒也有了说话的搭子。

幼时因为秦夫人的喜好,颜父经常从外寻了不少话本故事,颜子衿在母亲身边自然有所涉及,再加上从小跟着颜淮,尚未到开蒙年纪便学了不少书,自己也爱看书,以是见识比同龄人深些,正好接得住三姑奶奶的话。

这日三姑奶奶自小的手帕交,唤做王老太太的来做客,同行的还有一位道长,颜子衿没有陪着说话,而是坐在一旁默默抄着经文。

那位老夫人也是见过颜子衿,不过她今日只是来做客,见她手里忙着也不打搅,反倒是一起跟着来的那位道长,见她们在这边说了半天,颜子衿瞧着倒是一点也没受影响,不免多瞧了她几眼。

“道长您在瞧什么呢?”三姑奶奶笑着问道。

“我以往也受邀去过别家讲经说道,但见到的多是家中的夫人或者长辈们,极少瞧见年轻的姑娘愿意陪在一旁,更别说在抄写经文了。”道长说完便问起颜子衿抄的什么,颜子衿小声回了,听闻颜子衿抄的是祭神的佛经,道长也来了兴致,随即又问了几句佛理,不过她问得浅显,颜子衿经文读得虽少,但还算勉强答得上来。

难得有年轻人能回得上这些,道长脸上笑意更甚,转头对三姑奶奶笑道:“没想到老太太家中竟有这般聪慧的姑娘,我原想着年轻人会觉着经文枯燥,不愿去读,没想到您家里的姑娘不仅读了,还有自己的见解,我见倒是个有机缘的,”

此话刚落,却见三姑奶奶脸上的笑容忽地僵了一下,颜子衿没有说话,不做声当充耳不闻,那位来做客的王老太太知道内情,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,只得尴尬笑着。

气氛一瞬间异样地沉默,那道长也懂人情世故,意识到自己失言连忙闭了嘴,随后没坐多久,便一起告辞离去。

离开颜家后那道长心里不解,悄悄问起了缘由,王老太太知她无心之过,想着三姑奶奶也不会因此生嫌,便开口解释道:“那是颜家的九姑娘,小字唤做锦娘,是那位已故颜将军的女儿。”

“原来是将军小姐。”

“这九姑娘出生满月那年,家中办了满月宴,宴上不知何时忽地冒出来一个莲冠道长,竟当众从乳妈怀里将她抱走,若不是她父亲兄长追得急,说不定就让那道长逃了。”王老太太当初在场亲眼见着,自然不会记错,“从那道长手里抱回来后,那人竟就这么当众消失得无影无踪,不知什么目的,也未曾听她开口言说,颜家心有余悸,想着怕不是出生日子不好,怕又被盯上,于是自小不许她靠近神佛道场,甚至连家中佛龛祠堂也不准接触,许是见她长大及笄,这才略略允许她抄些经文而已。您刚才那句‘机缘’若是说给别的姑娘听还好,这位九姑娘可是万万说不得的。”

“竟有这样的说法,贫道倒是闻所未闻。”

“此事毕竟年岁久了,道长不知也能理解。”

“不过……那位九姑娘生辰何时,太太可知晓?”

“我记得是……”

替三姑奶奶抄写经文,一晃眼便过了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